2020年12月13日,法学院基础法学教研室与法学实践实训中心联合举办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郭倍倍、中南民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郑武平,就武汉学院法学优质传统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打造进行研讨。
会议开始,基础法学教研室主任马彬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介绍了目前武汉学院法学传统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马彬老师指出,目前学院在法学理论课与法学实践课的配置上较为混乱,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课程内容重复,法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统一有效的指引与方法。
法学实践实训中心负责人王幸哲老师补充指出,第一,目前学院在法学实践课的师资配置上还存在不足的问题;第二,在法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学院还是处于摸索阶段,且市面上也缺乏完备有效的法学实践课程教程;第三,学院老师自身的法学实践能力不足以支撑学校进行细致化的法学实践课程建设。
针对学院教师提出的问题,两位评审专家分别介绍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法学实践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郭倍倍老师指出,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确立了“重者恒重”的原则,民法、刑法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学时数量,并配套增加了案例研习课程,由留德教师负责该部分教学。相反,将知识产权、商法等科目的课程变革为选修课;其次,在实践课程的校内教师资源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打破学科壁垒,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各学科教师参与到实践课程中;在实践课程的校外教师资源上,我们与各大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团队合作,共同打造法学实践课程。最后,在实践课程的运行上,郭倍倍老师建议武汉学院可以建立学生助教制度,帮助老师从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从而更好的在法学实践课程核心工作上不断精进。
郑武平老师则建设性的提出了关于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与实践课程必须进行师生双选的意见。他认为,如果不采用师生双选程序,则既无法保证教师的授课质量也无法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另外,他还指出法学实践教学中可以使用某些新媒体手段,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法律谈判、调解实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录制学生的实操过程,将其作为学生自己复盘和今后课程的教学素材。
两位老师分享完毕后,彭榆琴、汪容等老师就自己在法学教育上的困惑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讨会是法学院在法学优质课程打造上的又一步努力,会后老师们将根据专家建议,不断优化所涉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