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武汉学院法学院王广辉院长、周萍副院长及系部负责人一行前往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就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召开专题交流会,双方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擘画专业发展新蓝图。本次会议聚焦国际经贸规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应用型法治人才培育痛点,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
广州商学院法学院执行院长唐犀教授、国际经贸规则专业负责人于志宏教授、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教师张庆麟教授、田泽华副教授、王一栋副教授、李沁霖老师参加了交流会。武汉学院法学院院长王广辉教授、副院长周萍副教授、法学系系主任郑雪芹副教授、国际经贸规则系主任党永鹏老师参加了交流会。
(与会人员合影)
武汉学院法学院院长王广辉和广州商学院法学院执行院长唐犀分别介绍了武汉学院法学院和广州商学院法学院的办学及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建设情况。
(图:武汉学院法学院王广辉院长就我校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分享)
(图:广州商学院法学院执行院长唐犀就该校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分享)
会上,王广辉院长系统介绍了武汉学院法学院"三阶段实训体系"建设成果。该体系通过"认知实训-专业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的递进式培养,实现法学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深度融合。周萍副院长重点分享了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中的创新实践,通过"法学模块+商务模块"双轨培养、综合实践性教学课程、全人发展素质教育等举措,有效提升学生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核心素养。法学系主任郑雪芹表示,武汉学院法学院的实践教学、社会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典型性,期待与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在这一方面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国际经贸规则系主任党永鹏提出要共建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相关竞赛,增强学生参与感。推进兄弟院校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协同创建虚拟教研室,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交流,共同推动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建设。
(图:双方就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广州商学院法学院执行院长唐犀表示,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痛点是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改善学生的专业认知,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成立联盟是很必要的,依托联盟解决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教材建设、学生竞赛组织等问题。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教师张庆麟强调,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是在法学大类下的二类专业,这是我们在办学和专业建设中需要始终明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向的选择上,本专业应当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依托开设辅修课程等方式,加强对该专业学生进行经济学知识培养的力度。田泽华老师介绍了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并指出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人才定位主要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王一栋老师提出,应当自上而下构建国际经贸规则专业体系,引导学生的认知。本专业需要凸显实践性,实践大于理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此外,目前各校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在设立上同质化的问题,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分。
此次交流会为两校合作按下"加速键",标志着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进入协同创新的新阶段。双方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理论-实践-创新"三螺旋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国家开放战略输送更多复合型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