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闫秦彻,武汉学院法学2102班文艺委员。曾获第一届“明德解行励志,铸就无悔青春”演讲比赛优秀奖、“锦瑟年华,宪法同行”征文比赛优秀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92分,位居班级第一,获“学习标兵”称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来自《论语》中的一句话,深刻的反应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许是受到罗翔老师视频的影响,在选报专业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学,走上了这条在外人看来“辛苦”,但我却乐在其中的道路。
大一上学期所学习的法理学与宪法学是整个法学体系的基石与根脉,刚接触时顿感其内容之抽象,颇有无从下手之感,这对于学习的兴趣着实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在老师的引导与自己的钻研下,我逐渐入了法学的大门。这一过程中,支撑我保持学习热情的便是兴趣。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下发展变化的,但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在考试周,很多同学倾向于去图书馆进行复习,而我认为复习的效果好坏与否,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外因,而在于内因,也就是你自己复习的动力有多足。若是出于对挂科的恐惧或是去图书馆“坐”一天来寻求自我安慰,结果多半是差强人意的,只有自己充分发挥内在的源动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过程可能是略显枯燥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复习的过程中,无须被他人的复习进度、复习方法所影响。要坚持自己的复习节奏,遵循自己的复习计划。
一张一弛,劳逸结合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学习也是。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是科学的学习计划。在没有课的时候,除了阅读专业类书籍,我还喜欢看些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文章等。这里向大家推荐b站马督工的《睡前消息》节目,可以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同时提升看待事物时的思维能力与高度。在晚自习结束后,我有时会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操场唱歌,这也是一种解压的好办法,几首歌下来,烦恼也就随歌声消逝了,第二天继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经验,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二。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大家学业有成,做法治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