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通过创新选拔形式、同学们积极踊跃报名、积极响应,共有180名同学报名参加,结合招募对象的会见笔录及表达,成功吸纳30名新生力量加入法援队伍,为校园公益法律服务注入新活力。
法律援助工作站首次以“模拟会见当事人大赛”替代传统笔试面试,开启招新范式。18名法援志愿者化身“当事人”,围绕盗窃罪、劳动争议等9个真实案例创设情境,180余名候选学生分组实战。从法律问题梳理、证据引导、情绪疏导到法律建议,参赛者在沉浸式场景中展现专业素养。现场评委团由法援负责人邱若琳老师统筹,特邀指导教师马彬、王姣、胡园园及往届优秀志愿者高旭学长组成,通过多维度评分机制,精准筛选出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潜力的新人。

(参赛活动进行中)
经激烈角逐,30名学生脱颖而出成为法援新成员。4月9日,新志愿者们第一次见面会在法援中心工作站开展,会上,邱若琳老师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然后介绍了武汉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与日常工作细则。同时,安排大一新成员开展“读书计划”活动,旨在夯实理论基础、培养职业使命感。本次见面会也是新志愿者开展工作、建立友谊的第一步。

(邱老师为志愿者们讲解法援工作站主要活动)
4月16日,工作站举行武汉学院法学院第一届会见当事人大赛活动颁奖仪式,王幸哲、王姣、邱若琳三位老师为大赛中获奖的同学颁发证书。王幸哲主任在会上致辞,他首先对获奖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武汉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会发展越来越好,同时,他肯定了获奖同学在会见中能够以缜密逻辑追问还原事实脉络,用共情的对话抚平当事人的焦虑,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化作温暖人心的力量,勉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将所学所用投入法援工作中。获奖学生代表张则仪同学结合备赛、参赛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邱若琳老师勉励预备志愿者同学以比赛为新起点,将赛场中的严谨带到法律实践中,接待当事人时多一份耐心,撰写文书时多一份细致,参与纠纷化解时多一份智慧,永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永怀对弱势群体的悲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