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菁,女,1981年11月生于恩施,讲师,200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现任武汉学院法学院教师,主要担任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国际商法的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课堂风格清新,语言表达流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课堂上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希望能够当上一名教师。当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时,我强烈地觉得我就是属于这里的,我对这三尺讲台有着无限的热爱。我喜欢与学生在一起,投入自己的情感,并用这份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授课十三年来,每一次站上讲台,我仍然会和最初一样兴奋、激动。
当然,做好一份工作,仅有热情是不够,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我讲授的国际法类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但很多同学都觉得国际法比国内法难学,因为大量需要记忆的国际公法制度,又有晦涩难懂的国际私法的概念,还有体系庞大的国际经济法。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日常备课时,我会时刻关注正在发生的新闻,选择与课堂理论联系紧密的部分深入备课。课堂上,我会结合正在发生的国际政治、经济新闻,引导学生将思维转移到国际法上来。例如,看到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时,大部分学生会直观觉得我们的做法是正确,但我们利用课堂理论讲授引导学生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分析,结合海洋法中相关理论去具体分析。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会觉得国际法离我们并不远,既会对国际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德国著名学者普朗格说:“教育就是唤醒”,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面对今天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我通常首先肯定学生的思考,尊重与接纳学生的想法,敞开心扉听学生谈自己的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学生共情,能够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心扉,增进与学生的交流。
本次参加教学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最初听到要参加教学比赛时,我是有很重的心理负担的,觉得自己不算年轻,和年轻教师相比,在新技术、新的教学手段的掌握上,是很欠缺的。但是得益于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鼓励,我还是大胆走上了教学比赛的讲台,我尽量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获得了教学比赛第一名。在与其他学院老师同台展示的过程中,我收获良多,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只要大家对这份工作有热情,一直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且时刻注意与学生交流沟通,就一定能在讲台上找到自己的舞台,发光发热。